新闻详情

中国移动颜红燕:《我国青年数字发展报告》

2022年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用户体验标准化工作组(筹)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用户体验峰会在成都举行。在主峰会上,来自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市场研究所首席专家颜红燕为我们带来《我国青年数字发展报告》的精彩分享。


图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市场研究所首席专家颜红燕


颜红燕表示:今年共青团中央、人社部、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出台多个关于青年发展的文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把青年工作提到全党战略性高度,足见国家对青年群体的重视。数字化正在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青年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数字化为青年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就业机会,成为青年创新创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青年数字化发展报告》将从中国青年数字化发展现状、数字化适应能力的评估以及数字化发展展望三个方面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中国青年数字化发展现状。

数字化转型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青年群体在数字化发展上呈现出鲜明特征。青年是数字社会的主要参与者。2022年我国青年规模达到3.4亿,其中数字青年规模达到3.24亿,数字渗透率达到95.3%,比我国整体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同时青年也是线上交易的重要贡献者,2022年我国前三季度线上消费总额达到9.59万亿,同比增长4%,35岁以下青年消费创造了65%的消费增量。2022年我国青年月均线上消费超过1000元的占比27%,有76%的人均消费达到了300元以上。青年还是虚拟线上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接近9成的青年购买过虚拟线上的产品。


青年群体是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更是互联网深度使用者,互联网的传递性、自由性、共享性、开放性、隐私性等特征满足了青年对自由幻想的追求,因此互联网粘住了青年。在中国网民中青年占比高达32%,远远高出24%的人口占比。青年人均在网时长达到5.8小时,比其他群体多出1小时。青年的月人均使用APP个数达到62个,远超其他群体。青年是数字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是数字生活的先锋,青年在各类APP的渗透率都较高,在教育、培训、线上餐饮、创意输出的表现尤为突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年群体,有有着显著的行为差异,其中18-24岁年轻阶段的学生群体主要上网行为是学习和文娱。25-35岁年龄段的职场青年群体主要上网行为是线上生活,如打车、购物、订餐等,APP使用时长更多。48.2%的青年群体偏好看游戏电竞解说和剪辑视频。在精神情感消费层面,青年还体现了对游戏的高度投入,游戏是青年生活价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群体游戏类APP渗透率高达71%。对青年群体来说,游戏已经不仅仅是游戏,游戏+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蹲直播、看比赛,多种多样的游戏衍生形式成为青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与交友融合,让游戏普遍具备社交属性,电竞经理、俱乐部运营、游戏策划等与游戏相关的新兴职业成为青年就业的新选择,Cosplay、手办盲盒等成为消费新潮流。


图片

青年人在社交方面同时存在社牛和社恐两种现象。一方面青年人是线上社交的牛人,他们玩转各类线上社交工具。青年对于各类线上社交模式接受度都比较高,青年群体通过线上社交拓展社会关系,线上社交已经成为青年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青年普遍存在着线下社交的焦虑症,越来越多的人不会线下社交。随着互联网发展为各类小众文化提供了发展空间,以兴趣爱好为核心的圈层,从大众文化中独立出来,围绕新型圈层开展趣缘社交是重要的趋势,各种圈层APP既为青年表达自身观点提供平台,也充分满足了他们追求社会认同的诉求,圈层社交APP在青年群体的渗透率远高于其他群体。在面对生存和社会压力时,大多数青年人选择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努力奋斗的道路上他们会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心态来调节自我。佛系、躺平更多是对自身状态的调整和自嘲,在青年群体中18-24岁学生选择努力奋斗的比例低于25-35岁的年轻人,选择佛系人群的比例更高,这一点值得全社会普遍关注。


在自我提升方面,青年群体是默默向上的充电族,他们积极充电,借助移动互联网应用实现自我提升。在考研、考工、专业提升、留学类APP的渗透率较高。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带动下,青年正通过多技能培养来应对未来发展的变化,越来越的青年成为斜杠青年。当前斜杠青年达到8千万。互联网诞生了主播、UP主、网络作家等职业,青年群体就业观发生了变化,数字灵工成为青年群体的新选择,65.2%的青年群体表示愿意或者正在加入数字灵工,灵活就业成为青年群体未来重要的就业形态。


中国青年数字适应性分析。

中国移动研究院构建了一套评价居民数字化素养的评价体系,围绕认知态度等内隐因素和行为影响等外在表现,结合主观调研数据和行为大数据分析,构建数字适应性指数,评估个体为更好适应和融入数字经济发展。


通过评估,我们发现作为数字世界的引领者,我国青年融入数字社会的综合能力优于其他群体,在数字技能、数字态度、数字参与、数字影响等方面均表现突出。从青年数字适应整体能力来看,受我国互联网经济较为发达的影响,我国青年数字技能准备较好,技能水平较高。但我国青年在适应技术高速发展、正确处理数字世界人际社会关系,遵守数字世界法律和道德规范、防范数字安全风险的意识都相对较弱,47.5%的人不确定自己能适应未来的数字生活。具体来看,我国青年在数字内容创作能力上还存在着短板,主要体现在数字创作专业性技能方面,还有原创内容的产出方面也有待提升,另外我国青年在技术故障独立处理能力上相对薄弱。


从区域比较来看,东中部青年数字适应能力高于西部青年,西部青年在故障处理技能上及数字安全意识上与东中部青年存在较大差距。另外我们通过不同类型的城市对比发现,青年数字适应能力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成就关系密切,数字经济越发达,青年数字素养越高。青年数字适应能力呈现出超一线城市高于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又高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现象,呈现出数字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


青年群体数字化发展展望

青年是数字时代的引领者,是数字经济的主力军,国家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促进青年发展,提升数字素养,对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此,我们提出了几点呼吁。


第一,建议青年要平衡好线上和线下的生活。数字世界既是满足青年人生活的主要平台,也是青年精神世界的加油站。青年群体丰富的线上行为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平衡,我们要大力呼吁青年人注意线上消费的健康度,平衡好线上和线下的生活。


第二,我国青年数字技能和意识需进一步提升。针对我国青年存在的数字素养等方面的短板,社会和教育机构应注重青年群体的数字技能培养,特别是数字内容创作及数字创新技能培养,增强青年数字竞争力。同时,全社会都应当注重青年的数字伦理道德、数字安全等意识培养。


第三,建议为青年创造更多的数字化就业岗位。由于疫情和经济增速减缓等原因,青年尤其是处于学生阶段的青年,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趋势值得整个社会关注。青年本应是最具创新激情、创新能力的人,努力向上和不断寻求突破是青年的本色,应发挥青年在创新意识和数字技能方面的优势,鼓励青年在数字领域创新创业,成为数字世界建设的主力军,同时鼓励企业释放更多的数字岗位,为青年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促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第四,落后地区加快数字化转型,避免陷入新一轮数字贫困。对数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地区的高素质人才面临着流失的风险,建议这些地区一方面要加快传统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为青年人创业创造更多的岗位和就业机会,把高素质的数字人才留在本地,避免地域间数字鸿沟的进一步扩大。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荣,我认为对于当代青年来说这个舞台就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舞台。中国青年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成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腾飞的主力军。


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移动梧桐和指数平台和调研,中国移动梧桐和指数提供APP指数、手机终端指数、全国各地区数字化素养指数、区县发展指数、智能家庭指数。